在生產過程中,有很多人碰到過瓦楞紙板水份控制不準確,出現偏大(紙箱塌箱、露楞)或偏小(紙板斷裂)的問題,而這一問題恰恰又是很重要的。
在加工制造瓦楞紙板的過程中,紙板含水量的控制十分關鍵。當含水過高時,加工出來的瓦楞紙板就會出現偏軟、不挺,成箱后則會造成塌箱、露楞。當含水量偏低時,加工出來的瓦楞紙板發硬、發脆,成箱后易斷裂。因此只有嚴格地控制瓦楞紙板的含水量,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紙板和紙箱。當然,紙板含水的控制,是一件十分復雜的事情,它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主要包括:對于入廠的原紙的含水量要嚴格控制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原紙交貨狀態的含水量一般為9%至12%。
要適應這一要求,其解決辦法為:先把好質量關,對進廠的原紙進行含水量的檢驗,要求供應商供應合格的原紙。另外,原紙的貯存一定要設立單獨的庫房,溫度一般在15℃至20℃,相對濕度一般在30%至40%。不要放在露天里,否則容易造成原紙含水量的變化,而且使得兩端及中部的含水量不一致,給以后的加工帶來更大難度。
溫度是影響瓦楞紙板質量的決定因素之一。
溫度既能調整原紙的含水量,又能使原紙具有一定的溫度,是使糊液固化的重要條件。因此在一條瓦楞紙板生產線上,設置了許多預熱器和烘干板,就是用來調節原紙和單面紙板的含水量,并使糊液固化,粘合好各層瓦楞紙板。一般車速在100m/min以上,糊液的固化溫度則通常為160℃至180℃。也就是說,鍋爐飽和水蒸氣的壓力應達到0.9MPa至7.4MPa。
由于要加工出合格的瓦楞紙板,就要經過不同的設備,而不同設備在瓦楞紙板形成過程中,對含水量的影響不同,下面分別敘述:
根據單面機形成單面瓦楞紙板成型過程中張力的分析,我們知道在瓦楞成型時,進入單面機原紙的含水量為9%至12%瓦楞成型最好。根據這一原理,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單面機上的預熱輥和單面機前后的預熱機及噴霧裝置,對原紙的含水量進行調節。
其方法是:當預熱輥的溫度達到要求,原紙的含水量過高時,就調節預熱輥的活動導紙輥,增加預熱的包角,增大預熱面積,減少原紙的含水量,達到標準要求。如果預熱輥的預熱面積調至最大,原紙含水量仍然過高,可以采取降低車速的方法來解決。
如果含水量過高,預熱輥的溫度達不到要求,就必須增加鍋爐的供汽壓力,使之供應的蒸汽達到飽和水蒸汽,壓力達到0.9MPa至1.4MPa。
含水量過低,就要調節活動導紙輥,減少預熱面積,同時利用預熱輥上和單面機上的噴霧裝置,對原紙進行噴霧,增加原紙的含水量,使之達到標準要求。同時還可以采用提高車速的方法,來解決含水量少的問題。
對于原紙的含水量多少和溫度的高低,可以用水份儀和溫度計或看壓力表隨時測量,根據測量的結果,隨時進行調整。當然除了儀器測量之外,也可以采用"土"辦法。根據我們的經驗,在天橋輸送帶上的單面瓦楞紙板,如果成正∞字型,說明原紙和瓦紙的水份調整比較好,含水量也比較合適。當沒有溫度計時,只要吐一口唾液在預熱器上,唾液能在預熱器上嘣高,則說明溫度已超過150℃,就可以進行生產了。
烘干機的溫度對形成的瓦楞紙板的含水量影響很大。由于烘干機的加熱板一般分三組,每組分別由四塊、五塊、六塊加熱板組成。每一組加熱板都設有調壓閥,用來調整進入加熱板的蒸汽壓力,從而改變加熱板的溫度,使之生產出高質量的瓦楞紙板。
處理辦法為:在單面瓦楞紙板進入烘干機前,由于在天橋上單面紙板存放的時間長短不同,含水量有所變化特別是在單面機上經過使用糊液含水量有所增加,因此在三聯預熱機上要對單面機紙板進行預熱。在預熱過程中同樣要根據含水量的大小,適當調節活動導紙輥,改變預熱面積,使之達到合適的含水量。
進入烘干機后,首先要保證糊液糊化,然后根據含水量的大小,調整減壓閥,使之得到合適的溫度,從而得到合適的含水量。當然烘干機的冷卻段的長短,對紙板含水量也有影響,當冷卻段過短時,水份若不能適時散發,則可以用吹風機吹一下。
當溫度的調整達不到理想的要求時,可以用改變車速的方法來進行調整。含水量過高,可以放慢車速;含水量過低時,可以提高車速。
烘干機在工作時,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停車。當前面單面機要更換紙輥時,在換輥前單面機可以快一點跑車,在天橋上多積累一部分單面紙板,烘干機接到換紙通知后,可以降速運行,如果烘干機停機,烘干機上的紙板水份就全部蒸發干凈,造成紙板全部報廢。
影響紙板生產線的溫度,除了鍋爐供應的飽和蒸汽是否達到規定的壓力,蒸汽管路系統的疏水裝置也非常重要。因為原紙及單面紙板通過各預熱器后,要帶走大量熱量,一部分飽和水蒸汽就變成冷凝水,這一部分冷凝水必須及時排出,否則就要影響預熱器的預熱效果。
解決辦法:如果使用旋汽頭的預熱輥,出現溫度紙或兩端溫度差5℃以上就說明吸管有損壞或安裝位置不對,要拆開進行檢修。
疏水閥的疏水量是冷凝水的2至3倍,如果疏水量不夠,應該調換疏水閥。
每周要檢查疏水閥排污口,如果堵塞要及時清洗。
糊液的好壞,倍水量的大小、稀稠對紙板含水量的影響很大。
如果糊液的倍水量大、糊稀、滲透快、紙板的含水量就高。反之含水量就小。
解決辦法為:嚴格按照糊的倍水量和配比以及攪拌時間進行制糊,掌握好糊液的粘度。一般單面機的粘度為50至60秒,雙面涂膠機為100秒左右,而且雙面涂膠機應該使用當天制的新糊液。只有生產出好的糊液,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紙板。
上糊量的大小影響紙板的含水量。
當上糊最大時,紙板的含水量就大,上糊量少含水量就少。
處理方法為:對于單面機,調節好上膠輥與刮膠輥、上膠輥與主瓦楞輥的間隙。一般情況下,上膠輥與刮膠輥的間隙為0.2至0.25毫米,上膠輥與主瓦楞輥間隙一般為0.1至0.2毫米。測量方法同塞尺測量,兩端要一致。
對于雙面上膠機的刮膠輥和上膠輥的間隙為0.2至0.25毫米。壓輥與上膠輥之間的間隙,應該比所通過的單面機瓦楞紙板的高度低0.05至0.1毫米,測量的方法是用塞尺測量,兩端數據要一致。無論是單面機還是雙面上膠機,生產出的瓦楞紙板膠線的寬度,一般以1.5至2毫米為宜。
如上膠輥輥面損傷或有異物造成上膠不均,影響紙板含水量不勻。
解決辦法為:如果輥面磨損或損傷厲害要盡快更換上膠輥。如果有異物要立即停車清除。所有的上膠輥每天下班都要進行清洗,有異物要用軟刷清除。
若烘干機的輸送帶透氣性差,或隨意往輸送帶上噴水,都能造成紙板含水量大解決辦法為:分析輸送帶透氣性差的原因,如果有廢紙粘上去,要立即停車進行清除,如果大帶使用年久,就要更換新帶。在使用過程中不要隨便向輸送帶上噴水。
如果天橋上各單面機輸送帶上堆積的單面紙板過多,時間長,水份散發多,就容易造成紙板含水量少
解決辦法為:全線各操作臺要經常聯系,相互照顧,操作速度一般應統一。天橋上各單面機的輸送帶上單機紙板的存放量,能占輸送帶長度的2/3或3/4為最好。
氣候及環境對紙板的含水量也會有影響。
高溫多雨季節,相對濕度大,冬天糊的流動性差,上糊量就少,這些都將影響到紙板的含水量。
解決辦法為:高溫多的季節,增加了熱面積,減少噴霧,降低糊的含水量,提高溫度,充分利用預熱輥調節含水量。
總之,影響紙板含水量的因素很多,這就要求操作者加強責任心,仔細觀察,認真調整,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瓦楞紙板。